2025年江阴市“慈善一日捐”暨网络捐赠活动动员会召开
2025年江阴市“慈善一日捐”暨网络捐赠活动动员会召开
8月29日下午,我市召开2025年江阴市“慈善一日捐”暨网络捐赠活动动员会。江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翟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益平,市民政局局长、慈善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洪伟出席会议。市政府办四级调研员徐海主持会议。
会议上,翟菁肯定了2024年“慈善一日捐”网络募捐活动的工作成效,并对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暨网络捐赠活动提出建议。
一、强化政治引领,以更高的站位永葆慈善初心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重要部分,在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作用重大。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市各级关于加强慈善事业的部署要求,动员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我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慈善一日捐活动已成为践行慈善理念、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和动力,要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中的功能作用,让更多困难群体在慈善活动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二、汇聚爱心力量,以更实的举措激发慈善活力
慈善事业发展需全社会参与支持,要坚持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互动” 原则,全方位汇聚各方爱心力量。各级各部门要凝聚共识抓推进,按照部署要求,将慈善工作与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提供组织保障。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冠名慈善项目、线下联合活动等形式,鼓励爱心企业动员员工广泛参与。提升群众参与度,全力以赴拓宽慈善募捐渠道,最大限度激发公众慈善热情,在上下同心、人人行善中构建全民参与格局,凝聚更多慈善力量。
三、提升服务能力,以更活的形态赋能慈善发展
当前,数智技术正深刻重塑慈善事业的发展格局和未来形态。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以网络捐赠为主,要进一步认识新时代慈善捐赠形式的变革,用好互联网慈善的优势,搭建多元化捐赠平台和场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募捐联动,让慈善捐赠更有体验感、更具实效性。同时,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动态掌握困难群众的多元需求,编制“慈善需求清单”,构建“互联网+慈善”供需对接平台,打造“一群体一方案”帮扶品牌,让有限慈善资源产生最大社会效益。
四、丰富文化内涵,以更优的形式强化慈善宣传
慈善文化是凝聚社会爱心的精神力量,要发挥其引领作用,倡导崇德向善、乐善好施的的社会风尚,将此次的慈善一日捐网络捐赠活动与“五进”活动相融合,创新慈善文化传播方式,运用新媒体矩阵讲好慈善故事,通过典型人物、感人案例展现慈善魅力,让“人人可慈善、慈善无大小”理念深入人心。要引导人们将慈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慈善文化浸润人心、慈善理念融入日常,为慈善事业发展注入持久精神动力。
五、坚持阳光慈善,以更严的标准夯实慈善根基
慈善事业社会关注度高,慈善捐赠活动要严格遵循法规政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搭车募捐、强制摊派、变相索捐等行为,切实保障捐赠人的自主自愿权,确保每一份捐款出于爱心与自愿。要强化行业自律,公开善款募集使用情况,确保每一分善款都“来去清晰、用到实处、见到实效”。进一步树牢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关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防范化解风险,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慈善活动依法有序开展。
顾洪伟作2024年“慈善一日捐善款募集和资金使用情况汇报,并部署2025年“慈善一日捐”网络捐赠活动安排。
2024年,江阴市慈善总会联合各相关部门开展本市“慈善一日捐”网络募捐活动,在腾讯公益平台设置了“慈善一日捐”“社区慈善基金”“社区慈善微基金”三个网捐项目,构建线上线下同步劝募体系。活动期间,通过网捐平台共筹募慈善资金1402万元,参与人次8.47万。所募善款全部用于助困、助医、助老、助残、助学、助孤等项目,为织密兜牢民生底线作出了宝贵贡献。各镇(街道)社区慈善基金落地村、社区,慈善基金支持的项目扎根群众身边,汇集群众之力,纾解群众所困,为基层探索“慈善参与社会协同治理”提供生动实践。
2025年江阴市“慈善一日捐”网络捐赠活动时间定为9月5日至10月31日,依托腾讯公益平台开展。他强调,要推动集中募捐与日常捐赠更加有效结合,创新思路举措,强化联络服务,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和扩大日常网络捐赠的吸引力和覆盖面。活动坚持自愿捐赠,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定标准、不搞摊派。今年筹集到的善款将继续用于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温度、可持续的帮扶,做好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的有效衔接。通过打造精准帮扶项目,让有限的资源优化配置、精准投放、持续优化,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余益平宣读《2025年江阴市“慈善一日捐”暨网络捐赠活动倡议书》。
市教育局、周庄镇人民政府、江苏江南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分别作交流发言。各镇街慈善业务负责人、市级机关各部门联络员参加网络捐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