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助学千人·阳光夏令营”系列报道(二)
2025年“助学千人·阳光夏令营”系列报道(二)
为进一步关心关爱我市特殊困难家庭少年儿童,让孩子们享受暑假的愉悦与充实,江阴市慈善总会联合江阴市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及各镇(街道)开展2025年“助学千人”阳光夏令营活动。近日,部分镇(街道)的夏令营活动圆满收官,装点了孩子们多姿多彩的假日生活。
澄江探趣・童心逐浪
澄江街道慈善会以 “澄江探趣・童心逐浪” 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充满文化底蕴与成长力量的旅程,孩子们在文化课堂触摸历史肌理,在非遗工坊传承千年匠心,在实践体验中拓宽认知边界,在团队协作里淬炼成长勇气。
非遗课堂上,顾旭涛老师带营员观形、嗅香、触摸辨别薄荷与紫苏;杨烜烨老师示范制作驱蚊香囊,蓝印花布包裹药材,还手把手教大家制作宋锦冰箱贴,体现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融合;顾心辰老师开展漆扇课,素扇浸大漆、泼墨洒金粉,孩子们挥舞流光漆扇,让千年漆艺焕发新生;翁子涵老师的扎染课堂上,白布经捆扎、浸染呈现独特色纹,展现传统染艺的创新魅力。文化课堂上,杨烜烨老师讲述江阴烈士事迹,展示复刻竹编勋章;顾旭涛老师指导竹编画创作,午后观影展现竹编担架抢运伤员场景,传递爱国情怀与匠心底色;徐雨涵老师通过《小暑》课堂,带营员探索节气文化智慧,呼应夏令营热烈氛围。安全课堂上,市公安局西郊派出所缪警官结合青少年高频受骗案例,讲受骗心理与原因,演示陌生链接拒点、转账核实等反诈方法,发放反诈宣传手册。夏令营学生代表在志愿者陪同下,赴顾山实验小学禁毒教育基地,由专业讲解员带领参观各展区(了解鸦片危害、毒品种类、吸毒危害等),许下禁毒誓词。心理课堂上,匡老师讲解“非暴力沟通”,帮助参与者提升沟通技巧、解决冲突、增进信任,强调自我关怀以改善人际关系。交通科技安全体验中,孩子们模拟驾驶与事故推演让交通规则刻入脑海;南菁高中环保体验馆里,互动装置与创意展品点亮环保认知,让科技与责任在实践中共振。同学们将香囊里的草木清香、竹编里的经纬智慧、安全课上的警醒意识,化作人生航程的罗盘,在未来的浪潮中继续做文化的传承者、梦想的追光者!
(澄江街道慈善会)
南星启航,快乐一夏
为期五天的南闸街道2025年“助学千人”阳光夏令营活动,于7月18日圆满落幕。30名营员从初入时的羞涩内敛到结营时的自信从容,在思想启迪、文化熏陶、能力锻炼与家校协同中收获了满满的成长。夏令营团队精心设计的课程,为孩子们的盛夏时光留下了深刻而温暖的印记。
思想铸魂:厚植家国情怀,筑牢成长根基
开展红色故事会与红歌大赛,讲述“小萝卜头”“鸡毛信”等红色小英雄故事,引导青少年感悟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与斗争精神;以《良好品格,幸福人生》课程诠释“孝道”“尊重”等传统美德的当代意义,让青少年学会包容尊重;邀请侯云飞律师开设“预防青少年犯罪”法治课,结合案例剖析不良行为危害、讲解防范方法,提升青少年法治观念与自我保护能力。
文化润心:传承非遗技艺,涵养中式审美
开设“江南水乡船文化”课堂,搭配江南树叶贴画制作,增强青少年对家乡文化的认同与传承热情;开设水拓画、扎染、宋锦手工、竹编扇等课程,让青少年在体验“水面作花”、制作非遗手作(冰箱贴、竹编扇)的过程中,感受非遗魅力与工匠精神,推动千年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实践赋能:锤炼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通过“珠行千里”“运球比赛”等团队游戏,以及五天集体生活,提升青少年社交能力,培养互助精神与团队意识。
成长护航:凝聚家站合力,共筑育人同心圆
开展“未来信箱——写给一年后的自己”活动,帮助青少年梳理成长、规划未来;举办亲子共学活动,社工围绕“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宣讲“家校社”协同育人重要性,助力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共同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与自主发展能力。
此次夏令营为青少年播下家国情怀、文化传承、自主成长的种子,既是成长历练,也是爱与希望的传递,期许青少年未来成为新时代好少年。
(南闸街道慈善会)
善行润心 文脉共鉴
盛夏,一场跨越400公里的文化研学之旅圆满结束。8月12日,申港街道慈善会组织的“行走的阅读”暑期夏令营结营,20名学生以五天四夜的精彩经历,为“善行润心 文脉共鉴”主题添彩。
此次夏令营是助学千人慈善项目的创新实践,采用“实地探访+专家授课+非遗体验”模式,串联江阴申港与浙江舟山文化资源。舟山文史专家孙和军以“心无百姓莫为官”等讲解,让学生理解责任担当。在舟山小沙大庙,学生听缪燧治县故事;于三毛文化村纪念馆,感受两岸文化交融;在同归域苍松间,体会家国情怀。
五天行程构建“认知-体验-践行”成长链条,慈善贯穿始终。文化解码环节,孙和军以史实诠释“为民”分量;实践赋能阶段,冰壶竞技培养团队协作,非遗渔民画制作让传统技艺焕发生机;精神升华时刻,学生朗诵《山海间的缪公》,让慈善种子发芽。
闭营仪式上,学生鞠躬献花、手拉手传递温暖欢乐。申港街道副主任黄英称,活动是“善行润心”的实践、“文脉共鉴”的成果,希望青少年传递接力棒。离营时,孩子们的背包里装满结业证书、非遗作品及“诚信、担当、传承”三颗种子。他们明白,文化传承与慈善助学是丈量历史的共鸣,是担当,更是传递慈善精神的信念。
(申港街道慈善会)
“励”志一夏,“港”伴成长
利港街道慈善会与利港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携手打造了为期六天的“助学千人”阳光夏令营活动,活动丰富多元且亮点十足:劳动技能小课堂化身“动手乐园”,成员亲手实操各类实用技巧,在沉浸式操作中提升动手能力,成就感满满;红色剧目电影院循环放映经典红色电影,带领大家穿越历史岁月,感受先辈热血精神,爱国主义情怀悄然扎根心底。
民族融合主题活动趣味盎然,志愿者详细讲解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助力大家深化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还带领小朋友玩转投壶、抛绣球等民族游戏,欢声笑语不断,夏日欢乐氛围拉满。心理团辅环节温暖深刻,感恩情景剧中,孩子们用真挚表演诠释感恩力量,动人故事洗礼心灵;团队协作游戏里,大家手拉手、心连心共克难关,在欢笑与汗水中提升沟通能力、培养协作精神。夏令营秉持“玩中学,学中玩”理念,英文配音秀上,孩子们以生动语音、夸张表情为经典角色注入新活力;绕口令比赛中,大家争分夺秒比拼,清脆声音回荡,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收获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通过观看形象的安全教育视频、聆听真实案例讲解,孩子们系统学习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筑牢成长安全防线。7月16日至18日,孩子们还开启三天半的户外研学,走进戚墅堰火车文化园感受工业辉煌,在武进博物馆领略历史底蕴,于常州舜山景区拥抱自然、享受清凉,拓宽视野的同时学会观察与思考。
(利港街道慈善会)
爱月同行 国风拾光
为期5天的2025月城镇“爱月同行 国风拾光”阳光夏令营于7月18日上午在月城镇文化共享空间圆满落幕。本次以国风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为孩子们谱写了意义非凡的成长篇章。
戏曲与美术体验:作为“戏曲之乡”特色环节,特邀季建芬奶奶现场表演戏曲,其悠扬唱腔搭配传神动作,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传统戏曲魅力;后续扇面绘画环节,营员自由发挥创意,用画笔将素色扇面绘制成兼具个性与美感的艺术品。服饰文化探索:孩子们开启“穿越古今的服饰之旅”,老师详细讲解从古代到近代服饰的演变脉络,包括不同朝代服饰的款式、纹样及背后的时代特征;在古装DIY环节,营员亲手挑选布料、搭配装饰,制作出心仪的古装,亲身触摸传统服饰的工艺之美。古建筑与科技融合:聚焦中国传统古建筑,老师拆解讲解斗拱、飞檐等精妙结构,以及不同建筑风格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随后开展3D打印古建筑模型拼装实践,孩子们动手拼接零部件,在组装过程中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加深对“传统建筑 + 现代科技”融合的兴趣。
夏令营的最后一天,邀请残疾人代表孙心艳女士和王家瑶女士分享了她们的励志人生经历,其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孩子们。结营仪式上,孩子们展示了他们在此次夏令营活动中的学习成果,月城民政代表刘成和月城残联代表沈红一起为优秀营员、志愿者颁发了证书和奖状,同时送上了结营礼,至此为期5天的夏令营画上圆满句点。
(月城镇慈善会)
夏润青苗 “未”爱成长
为期五天的青阳镇“夏润青苗‘未 ’爱成长”助学千人阳光夏令营,在孩子们的欢笑与收获中落幕,为他们开启了融合文化传承、科学探索、安全守护、心灵成长与生活美学的大门。
传统手工艺课程里,孩子们体验扎染(折叠捆扎布包、浸靛蓝染色)、衍纸(制立体挂饰)、编织(废旧材料做收纳筐),还手作毛线爱心摆件、手绘布包,既感受传统智慧,又传递环保与感恩理念。安全与法治教育扎实开展:民警以互动形式讲解网络安全及未成年人权益;孩子在“安全文化主题公园”实景学安全法律知识;王洁老师的家风法治讲座结合古今故事与民法典,让法治观念扎根。心理成长课程赋能内心:情绪管理课用绘本、“粘土情绪画”教孩子接纳情绪;“润心赋能”课与绘本共读帮建立积极心态;团辅游戏促协作表达;专注力训练游戏提升专注与自我效能感。兴趣实践课程点燃热情:航天科普课上孩子拼装“航天飞船”;雪糕棒笔筒DIY锻炼动手能力;烘焙课制作玛格丽特饼干,收获劳动成就感。文化素养课程中,文明礼仪课借情景模拟讲日常礼仪;财商启蒙课引导管理零花钱,树立理性消费意识。
此次夏令营是孩子探索兴趣、认识自我、学会自护的新起点,文化自信、科学好奇等将滋养其成长,愿这份夏日关爱照亮他们的未来。
(青阳镇慈善会)
“助学千人”夏令营是江阴市慈善总会连续多年开展的慈善助学品牌活动,自2013年开始,已累计开展73期,服务困难家庭孩子近3000人。活动不仅给困难家庭的孩子们提供了成长学习、朋辈交流、才艺展示的平台,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公益慈善大爱精神。除了夏令营活动,市慈善总会还为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特困残疾人家庭,以及因突发性事件造成特别困难家庭中的中小学生,提供慈善资助。此外,市慈善总会联合江苏吉麦隆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为当年录取于大专或本科院校的低保边缘困难家庭新生,提供慈善资助。